形态描述
鉴别特征 上唇鳞10, 3-3-4式;前颞鳞1枚,其下缘仅与最大的第八枚上唇鳞相
切,头背褐色,颈背有一黑褐色横斑。
描述依据标本 云南泸水、腾冲、贡山12雄2雌,西藏墨脱1雄。
形态描述 体全长520 mm左右。最大全长雄性(436+183) mm(云南腾冲),雌
性(446+222) mm(云南贡山)。
头背褐色,略有斑纹,上唇缘有一黄色纵纹。颈背有一块4枚鳞片宽的黑褐色横斑,
其后缘为约一鳞片宽的棕黄色边。体背红褐色,由黑点缀连而成的脊线贯穿躯、尾,前
与颈背的黑褐色横斑相连。腹面淡黄色,腹鳞两侧各有一黑点,前后缀连成点线。
吻鳞宽大于高;鼻间鳞沟短于前额鳞沟;额鳞长度大于其到吻端距离而短于顶鳞;鼻孔圆形,位于鼻鳞中央;颊鳞1,较小;眼中等大,瞳孔圆形;眶前鳞1;眶后鳞2;前颞鳞1;后颞鳞2;上唇鳞10片,3-3-4式;背鳞平滑。通身17行;腹鳞雄性162-183;
雌性174-178;肛鳞二分;尾下鳞雄性61-123对,雌性44-107对。
切,头背褐色,颈背有一黑褐色横斑。
描述依据标本 云南泸水、腾冲、贡山12雄2雌,西藏墨脱1雄。
形态描述 体全长520 mm左右。最大全长雄性(436+183) mm(云南腾冲),雌
性(446+222) mm(云南贡山)。
头背褐色,略有斑纹,上唇缘有一黄色纵纹。颈背有一块4枚鳞片宽的黑褐色横斑,
其后缘为约一鳞片宽的棕黄色边。体背红褐色,由黑点缀连而成的脊线贯穿躯、尾,前
与颈背的黑褐色横斑相连。腹面淡黄色,腹鳞两侧各有一黑点,前后缀连成点线。
吻鳞宽大于高;鼻间鳞沟短于前额鳞沟;额鳞长度大于其到吻端距离而短于顶鳞;鼻孔圆形,位于鼻鳞中央;颊鳞1,较小;眼中等大,瞳孔圆形;眶前鳞1;眶后鳞2;前颞鳞1;后颞鳞2;上唇鳞10片,3-3-4式;背鳞平滑。通身17行;腹鳞雄性162-183;
雌性174-178;肛鳞二分;尾下鳞雄性61-123对,雌性44-107对。
大小
体全长520 mm左右。最大全长雄性(436+183) mm(云南腾冲),雌
性(446+222) mm(云南贡山)。
性(446+222) mm(云南贡山)。
生物学
生境信息
海拔范围
国内分布
云南(泸水、腾冲、贡山、陇川、永德、孟连)、西藏(墨脱)。